孩子要上學了!在美國公校或私校怎麼選?

寶貝兒女終於到即將上學的年齡,家長爲了讓孩子讀公立學校或私立學校而傷腦筋。專家指出,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差別並只是學費,還需有各種考量,例如,要了解就讀公立學校或私立學校將面臨的學費、師資與學習等種種情況,再決定哪種環境適合自己的孩子;若是要上私立學校,也要了解就讀後是否可獲得校方招生宣傳說的種種益處。

親子網站“慈父”(Fatherly)作家林登柏格(Hudson Lindenberger)指出,孩子就讀公立學校或私立學校,就課業表現來看,除了全國規模的大型考試之外,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學術數據是兩套系統,很難比較。

他表示,一般來說,私立學校學生的學業表現較公立學校學生來得好。但公立學校學區教育主管則提出反駁:私立學校學生較多出身權貴,家庭因素會讓這些孩子成績表現較優。

私校學費較公校高

智庫機構“布魯金斯研究院”(Brookings Institute)兒童暨家庭研究中心研究員戴納爾斯基(Mark Dynarski)說,與其拿着數據資料做爲比較,家長更應該自問:到底希望自家孩子在怎樣的教育環境下學習,也就是說,選擇公立或私立學校時,家長應該衡量哪種環境對兒女最適合。

從學費角度來看,基本上,公立學校學費是由當地納稅人承擔,學生家庭需要繳學雜費,但金額不多。“全國教育統計中心”(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,簡稱NCES)統計,私立學校學費平均每學年約1萬740元,學費最便宜也有每學年5330元,最貴每學年爲2萬5180元。

“全國天主教教育協會”指出,即使是私立學校之間,學費差異也頗大,一般來說,天主教學校學費較低,平均一學年約6890美元,非宗教的私立學校學費較高,平均一學年2萬1510元。

選擇公立或私立學校時,家長應衡量哪種環境對兒女最適合。(Pexels)

公校師資陣容較整齊

不管任何學校,師資陣容都是核心關鍵。戴納爾斯基分析,光從師資這項條件來看,公立學校佔有優勢,因爲薪資待遇較佳,各種福利配套較好。因此,公立學校對於從事教職的人來說,較有吸引力。

他表示,私立學校老師之間會有一種說法是,他們覺得自己所處的環境,好像是公立學校的教師養成班。根據統計,執教不到四年的教師,在私立學校約16%,公立學校只有11%。

教師學歷方面,統計顯示,擁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比例,公立學校爲48%,私立學爲36%,前者高於後者。另外,高達85%的公立學校教師每12個月參加在職訓練,在私立學校只有67%教師這麼做。

如果要比較班級學童人數,“全國教育統計中心”統計顯示,目前公立學校平均每班約25名學童,私立學校只有19名學童,在公立學校每位老師要照顧16名學童,在私立學校則是2位老師照顧12名學童。

私學強調多元化學習

“多元化的學習”堪稱私立學校最大優勢,因爲私立學校經費獨立,不像公立學校經費來自預算,必須接受州政府監督。私立學校可針對不同特殊專長的學生,提供具有高度彈性的專門課程。

戴納爾斯基舉例說,如果孩子希望深入研究術、戲劇、音樂或其他領域,進入私立學校是比較“適得其所”的選擇;相對之下,公立學校因爲預算多寡難以預料,變量較多,加上學校必須配合各種制式考試,學校教學課程自然以必修的核心課程(core classes)爲主,在許多情況下,可能影響某些周邊科目的授課時數。

進入高中之後,許多私立學校爲了替學生將來進入大學做準備,提供大學先修課程(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,簡稱AP)、國際文憑大預科課程(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,簡稱 IBDP)或資優生學習課程(gifted studies classes),這點是公立學校較難做到的。課外活動與體育活動方面,私立學校一般來說,也有比公立學校更爲豐富的選項。

若比較全國性的考試成績,私立學校表現略勝一籌。“全國教育統計中心”統計顯示,私立學校高中畢業生的ACT考試分數,平均來說比公立學校高中畢業生高出3.1分;在小學、中學階段的學童考試成績上,私校表現也較佳。

學生家庭社經差異大

公立學校依法必須接受社區內的所有學生,私立學校則挑選符合資格的學生前來就讀。戴納爾斯基表示,許多家長送小孩上私立學校,就是因爲可以幫孩子過濾學校的同儕對象,加上私立學校要負擔學費,學生多半來自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,學生組成與公立學校截然不同。

 

(文章內容源自網絡,我們充分尊重知識産權,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)

 

更多美国生活资讯请扫描Sofia个人微信号,公众号,或咨询以下联系方式!

个人微信:callme229

公众号

更多联系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