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於國內的房產市場,美國的房產市場有著大批二手房,二手房占出售房產總數的85%,而新房僅為15%。那麼在美國買房,到底是買新房還是二手房呢?這個問題哪怕最具經驗的房產經紀人也難以用一句話回答,因為新房和二手房都有著各自的優缺點,需要去綜合考慮種種因素才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房子。
新房:“新”就一定是“好”?
新車,新房,新鞋,新包……老實說,誰不喜歡新東西呢?新房的最大優勢當然就是“新”。
>風格現代,結構優化
新房從整體規劃到室內佈局都能體現當今的潮流和品味,而且設計更合理實用。現在很多建商都會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,買新房時可以挑選喜歡的廚房臺面和地板等。如果賣家對房內裝修有自己的特殊要求,也可以對建商提出。
>便於維護,安全保證
買房後,房屋的維護是個問題。但是新房買家很少會受到房屋維護的困擾,畢竟是新房,幾乎不會出現水管裂了或屋頂壞了等問題。很多情況下,新房的建造商或是直接提供房屋品質擔保,或是通過向保險公司購買保險來提供類似的保證,一般在十年內出現的建築上的缺陷都可以得到賠償。另外據統計,新房屋主受火災而傷亡的機會遠遠小於居住於舊房的人們。
>節省能源開支
新房子的屋主能節省能源的開支。新穎的建材能夠較好的隔音,隔熱。高效節能的水,電,取暖系統。還有能定時定量的中央空調等。新房屋主比那些住在1980年以前建造的房子裏的人節省一半的能源開支。
但是問題來了,“新”就一定是“好”?新房之前沒有人住過,可以說沒人留下任何問題,也可以說沒法知道是不是有問題。其實新法規還是存在一些弊端的:
>購買流程長,而且存在不確定因素
新房建造週期較長,往往每期可售僅幾套新房,很多時候還要事先在建商那裏排隊註冊,整個流程耗時較長。部分新房在城市以外的新建社區,那裏的商業,學校等服務設施不完備,綠化明顯不足,這一點也是購買者需要考慮的因素。
>空間受到局限
看多了新建的 Town house你有可能會發現,很多新房多達3層甚至4層,單層的明顯比二手房更少。這是由於土地價格越來越貴,開發商只能在空間上做文章。新建房屋越來越向瘦長型發展,一層一個房價也是常有的事。
>價格相比二手房要高
新房還有一個弊端就是價格高。同一個區域的新房和二手房相比,絕大多數情況是新房的價格高。而且新房是開發商統一標價,缺乏議價空間。
二手房:舊房子也有魅力
與新房相比,二手房更容易購買,價格也更低,而且選擇也更多。美國的房產交易擁有成熟的體系,買二手房絕對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,更何況二手房也有很多優勢:
>社區發展成熟
大部分買家選擇美國二手房的原因,其實是看中了房產所在的社區及周邊優良的環境。經過長期發展後,一個成熟的社區裏通常環境優美,學區優良,醫院,警察局,購物等等配套設施完善。這也是房產末來升值的一大優勢。
>面積大,有後院
現在新建的 Single Family房屋占地更加緊湊,幾乎都沒有真正的院子,而且多為3層以上。除非不差錢買豪宅,普通新建住房很難看到過去那種,一把鋪開,種花種草,隨便玩耍的大後院了。相對而言,二手房一般占地較大,每棟房屋的前後都有面積寬大且佈局考究的花園。另外以前建造的房屋基本上都坐落在都市和區鎮的中心區域,生活起居和交通都很方便
>有議價空間
二手房較有議價空間。根據房子所在的地區,環境,校區不同以及房子本身結構上,所用建材上的差別和保養的好壞,買賣雙方都有討價還價的餘地。
但畢竟是二手房,自然而然會帶來一些問題。雖說市面上在售的房源大多數都是二手房,但二手房也是存在弊端的;
>維護成本高
房屋老舊之後可能會有水管破裂,屋頂漏水等問題,維修的成本和工作量是比較大的,而且越是老舊的房子可能出現的問題越多,要知道美國很多房子都是四五十年前建造的,對於遠程的朋友就更加麻煩了,不管是住在其他城市,其他的州或者住在其他的國家,真正的問題擺在你的面前,不是錢的問題,而在於怎麼去維修這些房子。
>前任屋主的品味是不確定因素
二手房的一個不確定因素是前任屋主的品味。有些時候你已經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地段,但是有些二手房的前任屋主的裝修品味並不合你的胃口。有些屋主會把牆油漆成黃色或綠色,看上去很不舒服,那買家就要重新油漆。
>交易過程相對複雜
二手房的交易過程較複雜,舊房的買賣是否順利要看地產經紀的專業程度,交易過程中要簽署很多文件,合同等,也要做房屋檢查,如果是貸款還要做房屋的價格評估,整個過程還是比較複雜繁瑣的,好的地產經紀會起到向導作用,幫買家順利完成交易並以理想的價格買到房屋。
最後,購買二手房的底線是:不要購買別人留下的問題,除非你確信能解決它們。找到一所你喜歡的房子,從客觀角度和情感因素權衡利弊,再想一想自己願意做哪些妥協。買房子時越理智,居住後對這所房子的滿意度越高。
(文章內容源自網絡,我們充分尊重知識産權,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)